深化对欲创之“业”的理解 提升教育精准度

自从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推广以来,不少高校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出台各种支持性政策,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新能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的多项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也显示,知识能力储备不足依然是大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高校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上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如何增加有效供给,提升创业教育的精准度,帮助大学生迈出迈稳创业第一步,是当前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更好实现这一任务,就需要高校进一步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二字,紧紧围绕“创业”“创业者”“创业环境”这三大主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创业”教育,就是要加强大学生对欲创之“业”的理解。创业固然与愿望、兴趣、机会密切相关,但一项事业落地,往往会落在具体专业或行业之中,如果对该专业或行业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就难以真正抓住创业机遇。现代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往往来自对某个知识领域的精深理解和前沿把握,大学生资金少、经验少,如果不能发挥所学专业特长,在创业中就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提升,要将创业教育融入长期系统的专业教育当中,通过夯实专业教育来培养创业者的创新能力,为创业者长期赋能。当前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流于对创业素养、商业计划等形式化的创业指导,大多由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展,还未能将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要实现有机融合,就需要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原有的专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真正将学科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将知识学习与问题研究结合起来,将课程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建立起符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比如结合学生兴趣进行跨学科的第二学位或交叉学科教育、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创业夏令营或短期课程、更有效的创业导师制度、更加灵活的专业转换和弹性学制等,通过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专业教育,为创业做好知识准备。其中,尤其要强化“互联网+”“大挑”“小挑”“大创”“小创”等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通过备赛、比赛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最近,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继落幕,参赛项目的科技含金量十分亮眼,其中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竞赛的冠军团队“光影流转”展示的亿像素红外智能计算成像项目正在落地创收。这种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显然更易成功,也更能行稳致远。曾在抗疫中利用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吴冲也曾两次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他已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投身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和智慧城市领域创业,并获得骄人业绩。

二是“创业者”教育,就是要加强大学生对创业主体的认识。创业者教育不仅是创业主体素质教育,也是自我认识教育。创业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不仅需要创业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需要有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创新意志和创新品格。高校的创业教育要更多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本,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定的意志品格和投身于某项事业的志趣。而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总是源于对人类社会各种现实问题的关切。调查研究是培养学生社会关切的方法,也是寻找问题和答案的科学方法,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加强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引导其不断关注和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回答问题中形成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品格。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开展的“千人百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等大学生调查研究活动就既是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瞄准需求的创业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教育对创业者创业情感、创业认知、创业精神的塑造是更加具体而深刻的。

同时,创业主体教育是自我认识教育。创业总是有着较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学校在创业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认识教育,帮助学生特别是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对自己的抗压能力有正确的评估。另外,创业往往与家庭支持密切相关,创业者也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和风险承受能力有一定评估。所以,尽管就业是创业的必然内容,但高校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不能以增加就业率为目标,而应以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本着对“人”的关怀,引导学生做理性选择、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三是“创业环境”教育,也就是要加强大学生对创业环境的把握。近些年来,知识经济不断深入,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打开了新时代的壮丽图卷,中国已步入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同时,整个世界也正在迈入风险社会,风险来自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危机等风险形式,也包括重大疫情、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风险形式。人类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创业者如果囿于一隅,不能认识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能对复杂的创业环境有所把握,就会给创业带来各种本可以规避的风险。大学应该将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宏观视野的培养,加强大学生对外部环境的理解和对整体知识的把握,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会学生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事物、研究事物,从而发展大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底层逻辑思维和反思能力,做能够立于时代潮头的创业者。

总之,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高等教育中孤立的一环,而是要更密切地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等融合起来,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真正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品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张小白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59969950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nshiqu.com/a/33341.html

4863

相关推荐

  • 六年级语文学习特点(四年级语文学习的特点)

    语文的学习似乎还是需要了解其学习特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学好这门学科。下面小编为你解答高中语文学习特点有哪些,你看完就会明白了。 高中语文学习特点 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

  •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才共享

    人才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必须做好人才的“引育留用”,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高校、...

  • 2019中考倒计时:孩子考前常见症状及解决办法

    孩子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压力总是巨大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9中考倒计时:孩子考前常见症状及解决办法,欢迎阅读! 常见症状 压迫症:考前成绩不理想,时间越来越紧,总觉得好多知识点未掌握,怎么能应对中考呢?越想越急,背...

  • 高考倒计时家长的心情(高考倒计时家长对孩子的鼓励)

    分数始终是备战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共同看重的一个点所在,家长还是要在最后冲刺阶段为孩子提高一点分数。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9高考倒计时家长必读:如何帮助帮孩子提高成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对孩子的教材内容有一定了解...

  • 家校社协同,打造青少年健康成长“同心圆”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衔接、协同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求,更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

  • 教育部:高考将减少死记硬背类知识考察

    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19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助力...

  • 该老师减负,教育部将清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无关活动

    2月15日,在教育部发布会上,让老师减负再次被提及。具体如何?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9年我们将)推进教师权益保障,出台制度性文件,明确地方责任,实行目录清单,规范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表及各类社会性事务,清...

  • 新高考3+3选科(新一年高考选科)

    高考改革,一些家长对于新高考3+1+2模式没有详细的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高考3+1+2如何组合选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方案中3为语文、数学和英语,各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新高考方案中1...

  • 入读国际高中需要哪些条件?英语要达到什么水平?

    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允许的家庭都想着让孩子报考国际学习,很多家长已经报好了名,等待着去参观学校,希望孩子能够在此次的入学考试中顺利通过。那国际高中入学考试到底难不难?对于英语方面的考察,需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呢?下面小编就...

  •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四重维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社会思...